说皈依(一)我们因何而皈依

img

一切众生皆内具如来藏,但仅仅是有内在佛性还是不够的。我们还必须要切实遵循佛陀指示的道路前行,并实修佛陀所教之法。除了依教奉行和实修法教以外,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证悟。所以,我们必须要实修才行。

修行佛法的第一步就是皈依。皈依是一切后续修行的共同基础,因此这第一步是极为重要的。那么皈依的涵义是什么呢?

我们皈依,是因为我们有大恐惧。因为我们无法以自力来灭除这一恐惧,我们就只能依靠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灭除此内在恐惧的外在力量。这即是我们一般所说的“皈依”的涵义。

此处我所说的恐惧,是对无始以来轮回无际之苦的恐惧。看到此轮回之苦无有终结之时,我们生起此一大恐惧。正为克服此一大恐惧,我们才皈依三宝—佛、法、僧。

我们寻求皈依主要有三大动机因素,就是恐惧、信心和慈悲心。

我们恐惧,我们皈依。因为我们知道世尊所说的因缘之法真实不虚。

如果我们作不善行,果报必将会是痛苦。是故,比方说今日就是我们死期的话,尽管每个人都想往生善趣,但不幸的是,我们将会有极大的可能性堕入三恶趣(旁生、饿鬼和地狱)。因为我们相对来说所作的恶行更多,也积累了更多的恶业,那就只能去投生恶趣了。

如果我们对自己足够诚实,好好想想我们此生至今的一切所作所为,我们所作的恶行都会超过所作的善举。无论是身、口、意三门的哪一样,我们所作的恶行都肯定多于善行。所以,如果我们现在马上就死的话,九成以上我们将会投生于三恶趣。所以我们自然就会非常恐惧,担心自己过去所有的恶行的果报现前了。

当你有此种恐惧在心,并想着自己怎样才能克服此种恐惧之时,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皈依三宝来解除自己的恐惧。

因有这种想法在心而皈依,这种皈依的动机即是基于恐惧。

皈依的第二种动机是信心。因为真正认识到三宝的无欺本性,你以信心而皈依三宝。

有四种不同的信心:清净信、欲乐信、胜解信和不退转信。

当你能够认识到三宝的不共殊胜之处后,在自己的信仰中就能够自然感受到愉悦和清净,即是清净信。

在清净信的基础上,你还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三宝的殊胜品质,这样自己就能够去利益众生,这即是欲乐信。

当你认识到经书中所说的三宝威力和殊胜之处,并视之为理所当然、毫无疑义;一旦自己听到或者读到,即刻就会对三宝之殊胜生起极大信心,这即是胜解信。

第四种信心是不退转信,就是说你的信心已经成为你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即使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也绝不会放弃;这种信心已经与你自己密不可分,成为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了。为说明此点,让我们举个例子,来自于伟大的印度班智达——阿底峡尊者。

当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区后,他有一个习惯,就是一直会问他周边的人“有什么来自印度的新鲜事吗?”有一次,他就正好问到了一个刚刚从印度回来的人。对尊者的问话,此人回答到:“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新鲜事,就是最近有一个佛教俗家弟子被印度教的那帮外道捉住了,并给关进了监狱。他们给了他两个选择:要么放弃对三宝的信仰,要么被处死。即使是面临再三威胁之后,这位俗家弟子还是坚定地回答说,他不会放弃对三宝的信仰。他这样说‘即使我为了取悦您口头上说放弃信仰,但我的心里永远也不会放弃三宝’。因为那些外道实在没有办法改变他的信仰,所以最终他还是被处死了。”听了这个故事之后,阿底峡尊者极为赞叹地说“一个佛弟子正该如此啊”。这就是说,即使是以你宝贵的生命为代价,你仍然能够坚持信仰,这种信心就是不退转信了。

皈依的第三种主要动机是慈悲心,这对大乘行者来说尤为重要。

就一般世俗人来说,他们的皈依主要是出于前面所说的那种恐惧,有时候也会是为了欲求现世的利益如长寿、发财等。小乘行者也会出于恐惧而皈依,但主要的皈依动机还是来自对三宝的信心。大乘行者当然也会有出于恐惧和信心而皈依的可能,但主要的皈依动机还是来自于慈悲心。

作为大乘行者,我们致力于让一切众生从轮回中得到解脱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,我们就必须要自己先证悟,首先让自己不再继续受轮回之苦。如果你自己还流转于轮回之中,你就没法去帮助别人。而自己解脱的第一步,就是皈依三宝。因为只有皈依后你才有能力去帮助其他众生,所以当你有了对所有众生的大悲心,你肯定就会去皈依佛法僧三宝。

出于慈悲心而皈依,这是大乘传承的不共殊胜之处。

下次,我还会继续这一主题,将着重于阐述三皈依的对境。同时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,我们还要真正明白并好好想想我们为什么要皈依,以及皈依的三大主要动机因素是什么。

–尊贵的萨迦昆·无著金刚仁波切 作于2018年3月